合作咨询热线:

400-023-4588

业务领域
联系我们

电话:400-023-4588

邮箱:admin@jsossc.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88号

您当前位置: 华体会体育 > 业务领域 > 基础工程
OD体育再出发!中建四局与深圳携手并进四十年
发布时间:2023-12-30 19:18:26 浏览:[ ]次

  OD体育改革开放初期,一支“建筑铁军”从云贵高原来到南海之滨,投入到热火朝天的特区建设之中,随后更是深深地扎根南粤大地。

  乘风破浪开新局,披荆斩棘攀高峰。近40年来,在深圳这片热土上,这家名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四局)的大型建筑央企,先后承担了如京基100大厦、深圳地铁9号线银湖站等重大标志性工程的建设,为特区带来了亟需的人才、技术、设备等“国”字号建设力量OD体育,成为深圳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主力军,是“奋斗者、雕刻者、示范者、探索者、传承者”,为深圳城市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中,中建四局敢拼敢闯、奋勇搏击,不断发展壮大,迅速成长为粤港澳大湾区建筑行业优势头部企业,年签约合同额达4000亿元,也成为中建集团唯一一家总部设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工程局。

  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一座又一座造型各异的地标建筑,是深圳这座国际大都市给人的最初印象,而中建四局正是这些繁华美丽城市景色的重要建设者之一。

  中建四局成立于1962年,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建筑”的直属骨干公司,总部原来设在贵州省贵阳市,2002年迁至广州,是一家中央驻粤大型综合投资、建设集团。

  早在1984年,中建四局就已派出一支短小精干的“先锋队”到深圳开拓市场。1993年,中建四局深圳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成为深圳特区建设的重要力量,其后来于2019年更名为中建四局深圳总承包公司。2018年7月,又在深圳注册成立中建四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其前身是已进入深圳建筑市场多年的中建四局珠海分公司OD体育。同年,中建四局旗下实力强劲的五公司也落户深圳。2018年,中建四局更是专门在深圳成立了南方分局,以便加强在深圳的企业组织协调工作。

  近40年来,中建四局始终为深圳经济特区建设贡献力量。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承建了当时的广东第二高、深圳第一高楼、地标建筑——京基100大厦,用实力书写了“特区新高度”。

  2007年9月,中建四局项目团队开赴蔡屋围京基100大厦建设工地。该项目工期短OD体育、任务重、建设难,中建四局又迎来一场硬仗。为了赶进度,中建四局必须使出“绝活”才行——全国首创的“空中造楼机”。有了这种新的施工设备和方法果然不一样,施工速度大大加快,从四天、三天完成一层楼直至两天完成一层楼。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京基100大厦项目创出中国乃至世界多个“第一”。2011年4月23日,建筑总高度达441.8米的京基100大厦顺利封顶。

  如果说京基100大厦项目代表了中建四局建设的“高度”,那深圳地铁9号线银湖站项目就代表了“速度”。2014年7月10日,中建四局进场参加9号线银湖站建设。此时,留给他们的时间不足9个月。工期就是“军令”!最终,中建四局施工团队提前46天完成了银湖站主体结构封顶。此“战役”过后,中建四局又先后承接了深圳城市轨道交通9号线号线二期(北延)部分工区等地铁项目,并形成了一套匹配进度质量安全的管理模式。

  此外,中建四局还承建作为粤港澳城际铁路主骨架重要组成部分的深惠城际五和-坪地段(深惠2标二工区),为构建珠三角东部环线作出贡献;承建深圳市首批采用盾构法施工的引排水隧道项目——白芒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在全国首创采取“开河、深隧”物理隔离方案调整水源区,助力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在深圳市场,中建四局服务过华为、万科、深圳人才安居、深铁置业、华润置地、中海地产、深圳市建筑工务署、龙岗区建筑工务署、深圳机场集团、深投控、鸿荣源等客户,并与其中许多客户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分别为其打造专属高端项目团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如今,中建四局已在深圳承建200米以上的摩天大厦20多座,其中包括京基100大厦、汉京金融中心、深业上城、大疆天空之城、深圳广电金融大厦等标志性建筑。同时,中建四局在各地修建的超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200米以上的建筑近100多座,400米以上的建筑近10座,中建四局也由此成为中国超高层建筑建设的领跑者。

  作为一家大型建筑央企,中建四局在发展建设服务过程中不断引入新的施工技术和理念OD体育,引领深圳高端建筑建设。

  例如,在深圳明星企业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总部大厦——天空之城项目建设中,中建四局深圳总承包公司通过实际行动践行了《深圳市现代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的高质量发展理念。

  大疆天空之城项目是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的全球总部基地,为深圳市地标性建筑。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东塔高211.6米,西塔高193.1米。项目为全球首例高度超过200米的非对称悬挂钢结构超高层建筑,东、西两栋超高层塔楼中间由一座钢结构悬索桥连接,独特的结构和造型为施工带来巨大难度。

  中建四局项目团队通过前期精准策划,过程严格管控,运用全周期BIM应用体系进行精准点位复核指导施工。同时,通过施工动态模拟复核现场施工组织合理性,显著改善作业现场的施工部署和工序搭接,做到进度与质量“两手抓两手硬”。

  随着大疆天空之城项目的顺利完成,中建四局成功挑战了全球首座非对称悬挂钢结构超高层建筑,其创新的施工技术也给未来类似的工程带来借鉴意义。这也给中建四局带来了很多荣誉——该项目获得了鲁班奖,还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并且通过了科技推广示范工程评审,整体评价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据了解,中建四局在深圳地区荣获鲁班奖的项目还包括京基100大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扩建、中国凤凰大厦等多个项目,这是对中建四局的高度认可和肯定。

  在深圳建筑市场,中建四局不仅特别能打“硬仗”,而且还勇于开拓和承接新的工程项目。承接深圳市首批“工业上楼”示范项目——卫光生命科学园项目建设工程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经过40多年的飞速发展,深圳制造业面临着严重的土地资源紧缺与产业扩张升级问题,而“工业上楼”被视为是解决难题的重要举措。2022年11月,深圳市推出“工业上楼”计划,表示要持续建设优质、经济、定制化厂房空间。

  “工业上楼”不同于在传统单层厂房进行生产作业的空间模式,而是在高密度园区的高层楼宇中进行生产、研发、设计、办公的新型工业载体发展模式。因此,“工业上楼”的建筑有许多特殊的技术和施工要求。

  卫光生命科学园占地面积6.6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30万平方米。园区瞄准全球生物技术前沿,创建全国首个合成生物成果转化专业园区。园区建设有不少特殊要求:厂房大楼高接近100米,楼层的承重、走廊宽度、柱距等都需专门设计;楼层高度最高达8米,楼层每平米需要能够承载数千公斤的大型科研设备……

  铁军出击,使命必达。最终,经过中建四局深圳总承包公司的专业建设,卫光生命科学园在生物医药厂房建设标准、层高、荷载、标准层面积、功能布局形式等方面均达到“工业上楼”建筑标准,可以有效满足企业不同生产和功能需求,作为“工业上楼”示范点将为光明区打造合成生物集聚区提供重要支撑。

  项目建设得好,吸引了许多媒体的关注。2023年12月19日,央视新闻CCTV13《东方时空》栏目报道卫光生命科学园,表示园区有效提供优质产业空间,助力科研成果落地转化。这已是央视第二次报道这个“工业上楼”示范园区。

  此外,中建四局还先后承建深圳宝安鹏峰大厦、芜湖宜航工业产业园等“工业上楼”项目,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拥有非常专业的建设团队。

  2023年12月1日,一则与智能建造有关的消息传来:由中建四局深圳总承包公司承办的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建造与科技强安发展论坛在深圳举行OD体育。

  建筑机器人、云端建造工厂……当天下午,与会人员走进由中建四局承建的坪山沙湖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参观,了解智能建造等新技术应用成果。在智能建造方面,中建四局研发推出了许多“黑科技”,例如在项目中引入多类型建筑机器人助力施工生产,有效提高项目施工质量和工效。

  创新是推动一个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力量。中建四局以创新科技为引擎,抢占行业新赛道,在发展赛道上掌握主动权,争做产业链“链长”和核心技术的“策源地”。

  总部迁粤20余年以来,中建四局已发展成一家集勘察设计、投资开发、建设运营、管理服务“全产业链”一体化的投资建设公司,是建筑业“链长+链主制”的链主企业,重点打造以设计、施工、研发为核心,覆盖建造全过程的产业链。投产运营智造基地,推进湾区低碳智造园建设,全面拓展涵盖低碳建筑科技研发、装配式智能建造、绿色新型建材在内的“新城建”产业领域,推动现代建筑产业升级变革。

  中建四局在研发、设计、采购与制造、施工等环节发力,推动建筑领域的技术新突破,取得了一系列最新研究成果。在推动建筑工业化方面,形成了“设计+研发+采购+制造+施工”一体化的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模式;在智能化建造方面,相继研发出云端建造工厂系列产品等科技成果并成功推广应用;在绿色低碳环保建筑方面,推出低碳光电模块化房屋、3D打印光储直柔零碳小屋等新技术;在数字化建造方面,基于“5G、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技术,打造了数字建造管控等平台并在多个项目成功应用。

  科技创新引领未来发展,中建四局争当现代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目前,中建四局业务涵盖房建、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投资建造等领域,正从“传统施工”转向“信息化管理”,从“体量优势”转向“质量优势”,已荣获国家级科技奖2项,拥有有效专利2236项,省级科技成果152项,参与广东省地方标准编制15项,正引领着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全面助力广东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未来,中建四局将继续大力研发更加先进、更有技术含量的科技产品,充分发挥成果转化与服务中心职能,为建筑行业带来新的突破和变革。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红色精神世代相传。改革开放四十五年来,继承红色优良品质的中建四局,始终牢记国之大者,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每当党和人民需要时,中建四局坚决听党指挥,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红色铁军的责任与担当。

  2022年初,中建四局会同其他兄弟单位联合作战,负责香港落马洲河套地区援建应急医院和方舱设施建设,在荒滩上抢建“生命之舟”,历时51天顺利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中建四局援建香港应急医院项目临时党委被授予“中央援港建设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多年来,中建四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帮助贵州和广东两省22个贫困村3537户、11881人实现脱贫摘帽,这充分体现了央企担当。在这个过程中,中建四局锻炼了队伍、塑造了品牌,赢得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尊重。

  2023年10月9日,中建四局夏志华和中建四局产业工人刘耀杰作为正式代表参加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建四局黄思阳当选共青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023年11月,中建四局王小林被评为2023年第三季度“广东好人”;中建四局邹勇、郑凯等10余人获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他们不仅代表个人,也代表单位,这是党和人民对中建四局的高度认可和肯定。

  今年5月,广东省和深圳市主要领导先后会见中建集团主要领导,对中建集团长期以来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认为中建集团在深在粤投资布局早、业务版图广,双方合作渊源深厚、成效显著,希望中建集团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机遇,依托建筑全产业链优势,立足双方既有合作基础,深化战略合作,一如既往支持深圳乃至广东改革开放、创新发展。

  潮涌珠江两岸阔,扬帆起航正当时。在改革开放45周年之后的新征程中,中建四局将锚定新使命新任务,特别是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动融入湾区经济集群发展战略,形成以深圳等华南大区为核心的发展格局,努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具竞争力的投资建设集团,助推现代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继续为深圳乃至广东的发展建设贡献力量。(文/关争永 翁锐煌)

扫码关注我们

服务热线

400-023-4588

邮箱:admin@jsossc.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88号